洛阳天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站内搜索:
 新闻资讯
 
洛阳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纲要
来源:洛阳市政府网 人气:601 发布时间:2012/12/7 11:48:27

洛阳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纲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水平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大力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洛阳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和机遇
(一)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洛阳工业基础雄厚,已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有色金属加工、石化及后加工、新材料为依托的现代工业格局,成为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重要工业城市,先后被命名为“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国制造业名城”。进入新世纪以来,洛阳经济发展很快,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超过13%,经济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高度集中,国企比例高。2010年,洛阳五大支柱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5%。支柱产业中产值超200亿的企业1家,超百亿的企业5家,均属国有企业。
——民营经济比重偏低。2010年,洛阳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4%,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比重为80%-90%)的水平。
——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2010年,洛阳三产比重为8.1:60.1:31.8,服务业比重较经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
(二)洛阳市社会文化发展现状
洛阳的城市化率为44.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洛阳是十三朝古都,白马寺、龙门石窟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牡丹文化节已成为城市重要品牌,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洛阳现有高校7所,在校生10.84万人;中等专科学校、技校、职校89所,在校生12.8万人;原省部属科研院所14所,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0所。洛阳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三)洛阳市信息化及产业发展现状
——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洛阳的信息化水平在河南省位居前列,电信基础设施较好,信息化多项指标仅排在郑州之后。
——信息材料产业有基础。在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洛阳是重要的信息材料基地,主要有硅材料、光伏、光电信息、光热四大产业,2010年行业总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小。洛阳市信息服务业、数字创意产业由于规模过小,长期未能列入规范统计。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信息技术企业有280多家,总产值规模仅为30亿元。
——网络应用普及率低。洛阳的网络应用与先进地区有一定差距。2010年7月统计的洛阳地区上网率为21.6%, 与同期CNNIC发布的全国平均上网率31.8%相比,落后了10个百分点。
(四)洛阳市信息化及产业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洛阳市信息化及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国家政策支持。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郑州、洛阳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原经济区战略必将加快洛阳市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发展步伐。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应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立了洛阳市加快信息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并分别成立了洛阳市产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洛阳市政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信息化应用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洛阳市政府与河南省三大通信运营商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大通信运营商计划五年内投资112亿元改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市政府与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正在共同建设洛阳信息通信产业园、洛阳互联网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园,将为以电信增值业务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信息技术企业快速成长,需要在中部地区布局。加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企业为降低成本也开始向内地进行转移。中部地区的人才与成本优势凸显,洛阳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速信息技术产业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成熟。近二十年来,互联网、光通信、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各种应用软件与服务的成熟,大大降低了全社会实现信息化应用的成本,提高了信息化应用的效益。可以预见,“十二五”将成为推广信息化应用的最好时机。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信息化与全社会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紧跟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推进洛阳市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有特色的信息产业,提升洛阳的综合实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服务大局。信息化发展要服从洛阳市发展的整体战略,为洛阳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注重信息化与产业发展在地区经济大格局中的定位,促进地区间产业配套合作和协调发展。
——多措并举,务求实效。实现信息化应用和信息技术产业结合发展,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应用。在信息化工程建设上,积极推动建成系统的应用规模,注重应用实效。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优先发展具备应用基础的产业,通过鼓励本地市场应用扶持产业规模化发展。
——引用资源,全面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合作,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快洛阳信息化建设与信息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外部知识、人才与技术,重视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院校的合作,高起点推动洛阳市信息化的发展。
——注重创新,突出特色。培育洛阳创新性文化和包容性文化,为创意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信息化应用和产业创新,突出洛阳市的发展特色,打造优势产业链,避免同质化竞争。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实施,使我市争取进入全国信息化城市第一梯队,成为中部地区信息化领先城市,信息产业有特色竞争力的城市。
——推动社会应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可利用的通信能力进入全国20强;信息化应用普及率处于中部地区前列;电子商务普及率、电子支付普及率在省内领先。
——改善政府服务。建立电子政务体系,完善政府项目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促进经济转型。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取得明显成效,使我市成为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示范城市和工业智能应用示范城市。
——发展信息产业。至规划期末,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到全市GDP的5%,工业智能产业进入全国五强,软件、创意、环保信息化产业实现规模化健康发展。
——加强科研培训。在若干重点领域建立国内先进的高端人才教育基地,IT培训进入国内信息化培训城市二十强。
(二)信息化应用具体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普及3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无线城市,使居民享有10M以上的移动上网速率;加快光纤入户建设,实现100M光纤入户。全面实现广电数字化,完成广播电视宽带高速综合信息网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有线电视覆盖率。加快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宽带互联网“三网融合”覆盖全市的步伐。
——电子政务应用目标。实现电子政务基础信息设施的基本普及,实现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成完整电子政务体系。优化政府网站,加强与公众沟通,积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在同等城市的排名中,洛阳市的政务网站要进入第一梯队。
——公共服务信息化目标。优先安排关系民生利益的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项目,如公共医疗系统、教育信息化、数字城市管理、应急安全系统等,提升公共服务项目管理的透明度,方便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益。城市一卡通发卡量突破百万张。
——社会信息化应用目标。到2015年,城市网民电子商务体验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国内网民电子商务体验率为35.1%),电子商务销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7%。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体验率达到90%,小型企业电子商务体验率超过50%,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三)信息产业发展具体目标
至“十二五”末,信息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到全市GDP的5%,形成洛阳市产业特色。其中:
——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形成洛阳工业智能产业集群,确立国内竞争优势,为“十三五”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信息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吸引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增值服务企业入驻洛阳,发展信息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至规划期末,实现55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重点突破移动互联网在洛阳旅游业中的服务型应用。
——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完成3万坐席的呼叫中心建设,连同引进的各种服务外包企业,实现95亿元的产值规模,其中软件外包达到10000人的规模,产值达10亿元。
——虚拟博物馆与数字创意产业。建设洛阳市虚拟博物馆,既作为洛阳的特色旅游景点,又为数字创意产业提供发展契机。至规划期末,洛阳市虚拟博物馆与数字创意产业总产值规模预计达到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20亿元。
——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重点发展软件、电子商务、金融数据后台、数据处理等信息服务产业。至规划期末,实现产值75亿元。
——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业。建设低碳化的大型云计算服务平台、大规模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灾备中心。至规划期末,力争实现产值150亿元。
——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产业。至规划期末,研究生培养人数新增500-1000人,本科及专科人数增加5000-8000人,IT培训产业新增产值规模达10亿元。
四、信息化应用主要任务
(一)电子政务
——优化政府网站,促进信息公开。将政府信息公开放在首位,通过优化各政府部门网站,加强公众与政府的沟通。
——推进政务资源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建设政府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包括内网、外网、异地灾备、视频会议系统),推进政府信息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移动办公。
——推动网上办事,改善为民服务。完善电子政务在建系统,以改善民生服务为目标,加强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
——建设城市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建设数字城管和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便捷、高效管理和事故应急联动处置。
(二)公共服务信息化
——建设城市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以医疗卫生信息化为重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结合洛阳市医院搬迁扩建工程,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
——推动健康事业发展。利用我市在地理位置、交通出行、旅游资源以及医疗资源等方面优势,引进健康管理、医疗设备、医疗卫生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建立涵盖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健康饮食、康复、健身“五位一体”的健康服务中心。
——推动教育信息化。高校信息化建设应有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城市中小学教学网络建设,加强农村中学信息化环境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育信息化效益。
(三)工业领域信息化
——推广ERP应用。推进“ERP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支持100家企业应用ERP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到2015年,大型企业的ERP普及率达到50%。
——推广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一种增加销售的方式,更是优化产业链、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支持1000家企业参加“电子商务进企业”活动,并鼓励在本市落户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加盟。到2015年,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的使用率超过90%,小型企业使用率超过70%,使洛阳成为中部地区B2B电子商务使用率较高的城市。
——推广工业智能。利用芯片、嵌入式软件、传感器、计算机系统向工业产品中植入新的技术和功能,提高工业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以洛阳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大力推广工业智能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
——以信息技术促进企业服务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重化工业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探索“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有效路径,逐步提高重化工业中服务业的比例,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信息技术促进绿色生产。鼓励工业企业利用信息化实现节能减排,以应用带动信息化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建立重点能耗企业、重点污染源企业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推动洛阳社会和经济的绿色发展。
(四)农业领域信息化
——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3G网络覆盖,增加有线网带宽,改善通信环境,帮助农民发展致富。进一步降低农村通信资费,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化培训,缩小城乡数字差距。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点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信息网点的覆盖,建立县级“三农服务网站”,增加农业网站人员和经费,提高农业网站的整体服务水平。
——建设农业服务信息支持系统。实现12316“三农”服务热线呼叫免费,扩大呼叫中心规模,解决各部门对热线的服务支持问题。建设一批服务于农业网站、12316热线的信息支持系统,增加农业信息服务投资,完善服务机制,使农民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
(五)服务业领域信息化
——提高电子支付效率。POS机利用普及率达到国内先进城市水平,“一卡通”工程发卡量超过百万张,促进洛阳“一卡通”与周边城市联营,鼓励小额支付手段创新,推进手机移动支付试点。
——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大幅度提高居民电子商务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中西部地区领先。鼓励企业与个人网上开店,完善电子商务配套物流服务,探索社区电子商务推广办法,积极推动移动电子商务普及。
——推动旅游服务业信息化。开发“手机洛阳游”和“古董总动员”,推动旅游服务业信息化。“手机洛阳游”实现手机从信息查询到支付的“一条龙”电子商务服务,带动旅游业信息化全面发展。“古董总动员”系统将动漫技术和文化创意相结合,使古董、文物演示趣味化、故事化,繁荣洛阳古董交易市场、文物仿制品市场与衍生品市场。
——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RFID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物流产业的效率,依照相关部门制定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在洛阳市五大综合物流园、八大专业物流系统建设中,实现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体系的融合。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洛阳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遗址成为洛阳重要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给创意产业提供了极大的想象与创意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构造城市故事,创造可视艺术,抓住全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机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五、信息产业重点任务
(一)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形成工业智能产业集群。洛阳是重工业城市,产业智能化对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工业智能产业作为洛阳的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工业智能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智能产业基地。
——发展智能装备产业。装备制造业是洛阳市五大支柱产业之首,要将发展洛阳工业智能产业与装备产业智能化结合起来,提升洛阳装备产业的附加值。
——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做准备。机器人产业是工业智能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将有巨大市场。洛阳工业智能产业发展要为机器人产业的“起飞”做好准备,聚集研发与生产能力,及早形成机器人产业,提升洛阳竞争优势。
——聚集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研发队伍。在聚集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强研发能力的聚集。引进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高端研发能力,建立研究生院,确保产业发展的后劲。
(二)信息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
——建设洛阳信息通信产业园。建设2-3个专业园区,重点发展移动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通信设备研发制造、软件设计等产业。
——建立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作为“洛阳信息通信产业园”的一个专业园区,定位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面向手机的应用产品开发、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链的组织。着眼未来市场需求,密切关注TD-LTE环境下的应用机会。
——打造“手机洛阳游”工程。以旅游服务为突破口,支持一批企业打造“手机洛阳游”工程,开发可持续经营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通过与旅游企业深入合作,打造全新的旅游服务链,为旅行者提供方便,帮助旅游服务企业增加营业额。
(三)服务外包产业
——加快建设呼叫中心。在已建成的河南移动2000坐席的呼叫中心基础上,加快建设中国移动集团2万坐席呼叫中心。力争到2015年,全市完成建设3万坐席的呼叫中心目标,吸纳8-10万人就业,实现80-100亿的产值规模。
——重点发展电信与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围绕电信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两大的服务外包领域,引进有经验、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入驻洛阳,以经济开发区为主,充分发挥涧西区、西工区楼宇经济优势。到规划期末,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产值规模超过10亿元。
(四)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
——建设863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国家863软件孵化器技术服务体系的支撑下,孵化培育软件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建设服务于软件企业、电子商务运营企业的技术支撑平台,特别是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共用技术设施,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聚集。规划期末实现产值30亿元。
——建设恒生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围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建设聚集软件、电子商务、数据处理、软件外包、高端电子产品研制等高科技企业的产业园区,吸引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投资概算10亿元,预计产值45亿元。
(五)创意产业与虚拟博物馆
——聚集创意产业开发队伍。从推动洛阳旅游业和创意产业发展出发,组织相关单位和旅游文化景点部门投资制作一批重要的创意产品,吸引全国高水平的制作力量汇聚洛阳。大力发展创意旅游,将电子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增加旅游业的收入,带动洛阳创意产业的发展。
——促进创意产业多样化发展。按照多样化的思路发展创意产业,从动漫到手机游戏,从数字创意到传统影视制作,充分利用洛阳的独特优势,促进创意产业多样化发展。
——兴建虚拟博物馆。洛阳虚拟博物馆是大型虚拟场景展示平台,可利用现代高科技再现洛阳的辉煌历史。洛阳市虚拟博物馆要成为国内最大的虚拟场景展示中心,能够使游客通过虚拟博物馆的展示了解中国历史、了解洛阳文化。同时,虚拟博物馆也是创意产品展示平台,通过搭建展示平台吸引创意产品、创意人才向洛阳聚集。
——培育课件定制产业。重点放在课件定制业务上,包括政府与企业的培训课件定制、动画宣传产品定制、设备动态装配说明定制等,形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课件定制市场。
(六)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业
——建设互联网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园。河南省通信管理局与洛阳市政府已决定建设“洛阳互联网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园”,产业园将累计投资50亿元,超过20万台服务器规模,增值服务企业超过100家,预计产值100亿元,就业人数2-3万人,形成国内有影响力的云计算平台,打造中原经济区的“信息谷”。
——建设炎黄数据处理产业园。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数据存储、处理中心,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灾备中心,增值信息服务基地,高新技术孵化、研发和生产基地。投资概算32亿元,预计产值50亿元。
(七)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产业
——建设信息技术类研究生院。建设洛阳市信息高科技产业的研究生院,重点为工业智能、机器人、移动互联网领域培育高端人才。通过与国内外一流的研究机构和知名院校合作,引进高新技术、高智力资源,提升洛阳市发展信息产业的起步水平。
——建设信息技术类大学。建立洛阳工业智能学院、洛阳金融服务外包学院、洛阳软件学院和洛阳数字创意学院,为洛阳的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专业人才。
——建设信息技术培训城。洛阳市信息技术培训城是一个完整的培训园区,除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开展职业培训外,还要建设面向政府与企业领导的高层次培训环境,开展面向全市各领域中高层干部的培训。培训业务向全国开放,争取成为国内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基地。借助全国性的培训活动,增强洛阳与全国各地区的合作。
六、信息产业空间布局
(一)洛龙区(科技园)
规划建设洛阳云计算和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软件外包产业园,洛阳软件学院)、炎黄科技园。
(二)涧西区
规划发展智能制造与工业软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建设洛阳科教产业园(机器人研究生院、工业智能研究生院、移动互联网研究生院)、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园(产学研一体)。
(三)西工区
规划建设洛阳虚拟博物馆与创意产业园(洛阳3D大剧场、千年壁画墙、动漫哲学艺术馆、洛阳虚拟武林院、动漫产业园、课件定制中心)、洛阳数字创意学院。
(四)伊滨区
规划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重点打造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和动漫衍生品创意基地。同时规划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产业园,建设IT培训城等。
(五)伊川县
规划建设洛阳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园,发展移动终端产业链,建设数字动漫产业园。
(六)高新技术开发区
规划建设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园,包括机器人研发区、绿色智能研究所、智能产业基地。
(七)经济开发区
规划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园(呼叫中心、金融服务外包学院)、洛阳信息通信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作为信息通信产业园的专业园区)、洛阳恒生科技园、洛阳863软件孵化器。
附: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图
七、保障措施
(一)创新组织管理
——设立领导机构和专业机构。成立洛阳市加快信息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并设立专家小组和专业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组织干部到境内外学习、考察,转变干部观念。建立干部培训制度,提升政府公务员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创意经济的能力。组织干部外地挂职学习,出国出境学习,转变观念,扩大视野。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成立洛阳市互联网协会、电子商务协会、软件协会、工业智能产业协会、动漫协会、洛阳旅游信息共享联盟等民间组织,发挥民间组织在信息化宣传、培训、统计、交流合作、行业自律及与政府沟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引进全国性相关协会、学会常驻洛阳,使洛阳的学术、产业、市场活动全国化。
——明确规划项目责任主体。制定规划实施的年度推进计划,规划项目要明确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实施主体按要求提交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对项目实施情况定期检查,对责任人和实施主体进行奖惩。项目执行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与媒体监督。
(二)扶持信息企业
——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要放宽市场准入标准,扩大信息产业的民营经济规模。积极引进信息产业领域内的优秀企业进驻洛阳,鼓励各界人士在洛阳创办民营企业,简化注册手续,降低注册门槛,改善政府服务,大幅度提高千人拥有企业数目,发挥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推动洛阳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支持大企业中信息服务业分离。积极引导、支持大型企业将创意产业部门剥离出来独立经营,尤其是将企业的研发、信息化、自动化部门剥离,组建专业的研发机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新机构可以增加骨干人员个人股份,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努力探索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合作创业的途径,带动洛阳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配套的优惠政策。对信息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创新型信息技术企业和创意产业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帮助它们度过艰难的起步期。加快配套完善个人所得税和住房公积金方面的配套扶持政策,方便企业吸纳人才。建立功能完善的商务楼宇,以优美的环境、便捷的生活和优惠的价格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洛阳。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科技三项费用、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中对信息产业的支持比例,鼓励政府主导的创投基金向信息产业倾斜,达到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目的。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
——支持技术人员、大学生创业。放宽以技术知识、专利发明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比例限制,支持技术人员创业,发展信息技术产业。鼓励各地大学生来洛阳创业,制定方便、优惠的政策吸引各地的创业者,允许同一办公室注册多家企业,简化公司注册手续,使洛阳成为年轻人创业最方便的城市之一。
——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制定引进信息领域高端人才的政策,吸引信息化领军人才、企业家入驻洛阳。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既包括利益优惠机制(如返还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家庭生活环境(如住房条件、子女教育),更包括发展的机会。对创新创业者的长期利益保护,为人才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比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
——重视职工培训。支持企业的技术培训,支持骨干技术人员出国培训,支持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支持企业赴外地参展、宣传、联系业务,改善企业的交流合作环境。
(四)改善金融环境
——加大对中小信息企业贷款担保支持。利用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开展信息企业信用担保等专业金融服务业务,联合金融机构共同解决中小信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加大对信息企业的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上市。通过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信息企业的发展。支持洛阳信息企业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加快企业发展速度。
(五)培育创新文化
——发展多元文化,吸引创意人才。洛阳有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国有企业文化,为培育洛阳的创新精神,必须增加洛阳的多元文化成分,通过组织适合年轻人的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创意人才。
——培育社会创新精神。加强包容性文化的宣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结合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升级的机会,降低通信价格,提高全市范围内互联网普及率、城市居民的上网率、电子商务的利用率,增加洛阳对外交流活动,引进外部新思想、新观念,提升居民的创新意识。
(六)建设国家示范城市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工业智能应用示范城市”。聚集产业舆论资源,引进行业会议、展览,鼓励本地优势企业与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合作,在洛阳成立合资公司。引进高端技术,全面提升洛阳市工业智能研发、生产和应用水平。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两化融合示范城市”。抓住国家推进“两化融合”的契机,率先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推动“两化融合”,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积极探索“两化融合”有效途径和模式,并向国家申请“两化融合示范城市”称号。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军民技术合作示范城市”。充分利用洛阳地区军工企业多,信息技术先进的优势,积极组织军民信息技术合作,以互利互惠的方式推动军工信息技术向民用转移。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城市”。以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目标,面向全球招标“洛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城市总体设计方案”,使整体方案具有世界级标准,融合现代虚拟展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创意文化构想与创意旅游设计理念,使洛阳成为融合历史文明与现代创意魅力的国际旅游城市。

 

关键词:洛阳市 2012年 十二五 信息化纲要
更多
地址:洛阳市牡丹大道1号 电话:0379-65506520
Copyright © 2024 LYTHWL.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洛阳天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9016013号